“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已有两年,在陕西西安,这个丝绸之路的起点,记者真正感觉到了加速发展的急切和热度。
西安报道/本刊记者 宫玉玲
大力发展交通,提升机场总吞吐量;全面建设铁路,增加通车里程;有效利用航运,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已有两年,在陕西西安,这个丝绸之路的起点,记者真正感觉到了加速发展的急切和热度。教育方面,他们确定的起点战略是:借助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大势,积极迎接挑战,开启西部教育的新格局。他们有高度,有胸怀,有激情,有行动,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新的任务和形势下在升温,在沸腾,在加速,不久的将来,这里必会令世界刮目相看。
金秋时节,记者抵达西部著名文化名城——西安。大街上,“西安欢迎您”的广告牌随处可见,“一带一路 共谋发展”的七彩字样在夜光的映衬下非常惹眼。
“您是第一次到西安来吗?”出租车司机师傅的口音在记者听来与武林外传里的“佟掌柜”并无二致,给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陕西人特有的幽默话语更让这个陌生的城市立马变得亲切而可爱。健谈的司机师傅欣喜地说到,像他这种三十几万元的新能源车政府会补贴十几万元,这种补贴政策加速了新能源车的推进。这让记者暗暗惊奇,西部城市实施这一有远见的政策竟然比东中部来得快!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已有两年多,在西安古城,这个丝绸之路的起点,记者真正感觉到了加速发展的急切和热度。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发展峰会上提出中国愿与有关各方一道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人民在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开启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时展现出极大的热情。政府层面全面规划,整体布局,力图将西安打造成一个集交通贸易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产业合作中心、金融合作中心为一体的国际都市。西安正乘国家大战略的东风,大力发展交通,提升机场总吞吐量;全面建设铁路,增加通车里程;有效利用航运,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教育的发展也在升温,他们借助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大势,积极迎接挑战,协调发展,共同创新,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力量。除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学习技术与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优势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程使用率外,他们打破因地理环境造成的封闭状态,实施“拿来主义”,创新国际先进教育发展模式,搭建慕课、“超慕课”平台,建设慕课课程,探索课件设计思路。他们适应移动互联网急剧发展大潮,大力推行移动学习。他们积极寻求学校转型,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给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两年多来,包括陕西在内的中西部16个核心省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沿线国家教育、经济、交通等的实务合作,开启了教育转型的新时代。中西部地区高校博采众长,自主创新。我们看到,此次,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他们有高度,有胸怀,有激情,有行动,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新的任务和形势下在升温,在沸腾,在加速,不久的将来,这里必会令世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