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峰会以实地参访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为形式,以跨界为主题,与三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创业者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话。
台上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龙军生正在兴致勃勃地讲“甜心摇滚沙拉”的案例,台下的哲哥小面创始人、北京谷壳企业执行总裁王喻哲正忙里偷闲地把龙军生演讲时的“英姿”拍成微信小视频,发给甜心摇滚沙拉的创始人,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甜心摇滚沙拉:哲哥,你认识的教授好高大上啊!
王喻哲:我和教授同台演讲哦〜龙教授在称赞你。
甜心摇滚沙拉:哇塞!荣幸〜
这是11月27日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1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2015中国在线教育行业CEO峰会”上的一幕,相似的情形在不同地方时时上演。它揭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个人时时刻刻连在互联网上,而人与人的距离只隔了一个屏幕。
此次峰会以实地参访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为形式,以跨界为主题,与三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创业者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话。在这里,可以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来听听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深入解析,龙军生是如何看待互联网教育的创新的;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餐饮商业模式的剖析,王喻哲是如何以产品跟用户建立起连接关系的;数据堂创始人、CEO齐红威又是如何通过大数据助力互联网教育的。
《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总结创新时,谈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某一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往往不是行业内的。那么,通过与这三位教育“外行人”的对话,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创新启示?
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苏群
以聚合之力助力教育发展
“2015中国在线教育行业CEO峰会”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原因有二,其一,这是一个跨界的会议,主讲嘉宾不属于在线教育行业,甚至不属于教育行业;其二,这是一个实地参访的会议,主办方把峰会场地从酒店“切换”到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参访者包括学校领导、老师、行业专家学者、创业者、企业经营者等共200人,一行人先后参观了在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的教育展厅、课件基地、MOOC创业港,参访者对创新中心建立的体制机制,形成的创新创业氛围,称赞不已。
此次参访活动以提前用微信群报名的方式参与,报名踊跃程度出乎组织者的预料,最后,不得不提前停止报名。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互联网+教育”产业专业园区,创立两年来,聚集了一批既有教育情怀,又有创新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并通过体制机制的搭建,实现了互联网教育、IT技术、资源、人才、活动等上下游产业链的聚集。
教育在所有垂直行业中,是最复杂、产业链最长、体量最大的行业之一,较之其他行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聚合有更加迫切的需要。因此,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的成立,对我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推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主办方把参访地点安排在这里的原因。主办方希望借助此行,让与会者能够直接感受创新创业的旺盛生命力,有所启发和激励,并带着斩获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峰会结束后,不少参访者表示不虚此行。
200名与会者参观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的教育展厅、课件基地、MOOC创业港,直接感受创新创业的旺盛生命力。
跨界的关键是跨越观念之界
我们现在所说的互联网跟传统的互联网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传统的互联网是把线下的玩法直接搬到线上,而移动互联网是以个人为中心,手机成为真正的个人电脑,让每个人时时刻刻连在互联网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龙军生说。移动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些来不及做出反应的企业,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有所动作的企业,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数。
“所有做信息不对称生意的公司将不再被需要。”龙军生发现,移动互联带来了两个后果,“一是沟通无成本,二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分享。”两股力量一结合,产生了跨界和颠覆两大效应,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
“手机行业老大,不是做手机出身;城市出行难的问题,被各种出行APP所改变;共享经济在改变房屋短租和旅游度假的业态。这些都是跨界创新的例子。”对于跨界带来颠覆,精益学习CEO、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云国学项目主任刘雨昕很是感慨。
哲哥小面创始人王喻哲就是一个典型的以跨界之名、行打劫之事的例子,2014年,他从中国银行总行辞职卖面条,2015年1月8日第一家哲哥小面开业,4月1日就开始了连锁加盟的路程。
“今天是一个不是本行业的人来对抗本行业的时代,你面对的对手是那些跨界打劫的。”论坛上,他拍拍胸脯豪情万丈地说,“我就是跨界打劫来的,打什么劫?打餐饮界的劫。”
互联网教育行业向来不乏跨界者,如通信设备制造商小米,与沪江网合作探索在线教育布局路径;软件服务和信息系统整合提供商拓维信息,借校讯通进军在线教育;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利用智能语音技术拓展教育业务等等。
在线教育市场跨界的背后有一个“怪象”,就是“懂互联网不懂教育”的,跟“懂教育不懂互联网”的“勾搭成伙”。恰恰是这种跨界组合,碰撞出来的跨界思维,产生了层出不穷的在线教育“新玩法”,也让行业在短时间内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跨界思维为教育变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多元的渠道,或许也将成为解决积重难返的教育沉疴的一剂良方。但是,教育是一个“慢”行业,跨界玩家如果不能沉下心来认真研究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则可能会引发市场混乱。所以,跨界之难不在技能,而在观念。
用好产品重构用户连接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与用户关系发生了颠覆性重构,两者的关系不再有明确的边界。如龙军生所言,每个人都可以把任何闲散的资源和技能,甚至是智力利用起来,成为价值的创造者、提供者和消费者,小米、Uber是典型代表。
那么,如何重构用户关系,让企业跟用户建立起跟以前完全不同的连接关系?哲哥小面的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王喻哲介绍,哲哥小面完全用互联网的思维做餐饮,其爆品漫香锅从命名、菜品,都是用户选择的结果。
确定要做香锅前的第一件事,王喻哲不是去研究菜品,而是建了一个“吃货”微信群,让一群“吃货”讨论香锅的名字,最后,通过群内选举,最终确定了漫香锅品牌,菜品也是选举产生,还经讨论确定了漫香锅的定位:健康美食咖餐厅、年轻人社区、创业者社群。每一个新菜品推出前,都要经过30位“吃货”亲自品尝测试。
餐厅开业前,群里的大部分人已经成为了餐厅的“死忠粉”。开业当天,存卡收入五万块。“移动互联网改变世界,改变了移动餐饮的结构。”不过,王喻哲指出,所有重构发生之前,首先要越过去的坎是产品。
“如果产品是1,后面所有的东西都是零,前面的1没有,后面加再多的零,到最后都是一场空。”王喻哲坚信,越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越要回归产品。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维度都在降维,但是,有一个维度不曾降过,那就是产品。龙军生强调,“这是一个产品为王的时代,渠道不再为王,网络不再为王,品牌不再为王。”
K12在线教育平台爱学堂CEO汪建宏曾说过,所有行业都被互联网重新定义,这个时候,首先拼的就是产品能力,因为用户最先接触的就是产品。有好产品,再去引爆目标市场,事半功倍。
通过好产品引发交易连接,是跟用户建立起连接的第一步。之后则是通过服务建立起深入连接,最后形成社群连接。到社群连接时,引发的不仅仅是跟用户的连接,还产生了用户与用户的自连接。所有连接的过程,就是一个跟用户接触,到认可,最后获得信任的过程。
移动互联催生了一个社会奇特“景观”,就是两代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代沟危机。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个代沟已不仅仅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更是时代与时代的差距。在线教育发展的这些年,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然而,我们的老师,教育行业的经营者、创业者,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和用户?是否清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沟通更有效?哲哥小面的探索或许能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