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足海外留学不断增长的需求方面,在线学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在线学习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分享课程内容,以带有字幕的视频方式学习外语学习材料,举行远程同步共享式研讨会,因此,各所国际著名大学可以在无需让学生远渡重洋或花巨资修建分校的情况下,让学生享受到全球化学习带来的诸多好处。
留学生人数猛增 催生全新细分市场
过去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中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成为国际教育界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这种发展趋势尤为明显。其中,来自中国、韩国和印度的留学生人数超过了100万。2013年,谷歌与教育咨询机构OC&C公司共同分析了相关数据和发展趋势,并预计到2020年留学生人数的年增长率将达到7.5%。
留学生人数的迅猛增长,催生了教育产业中一种专门针对此类学生的全新细分市场——大学预科市场。数据显示,预科课程提供商(如“学习集团Study Group”)的全球营收高达8.75亿美元。它们为留学生提供一年的过渡和准备课程,帮助这些留学生编写在本国的学习背景,申请学校,适应新的环境,并管理其在国外的学习情况等。
对于西方许多高等院校来说,海外留学生对于它们的增收至关重要,留学生所支付的学费超过其本国的学生。在美国的大学,这种比例甚至达到3:1。国际化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这些高校成为全球化的学校。在学生、决策者和投资人的眼里,留学都是一种很好的事情。当然,这项业务在留学输出国也炙手可热。
留学热潮出现问题 高教留学市场可能陷于停滞
然而,在中国,留学热潮也给某出国咨询公司带来了麻烦。根据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这家专门从事留学中介服务的企业为帮助学生满足美国大学的入学标准,帮助学生伪造个人申请文件和成绩单。该消息公布后,该公司的母公司在美国纽交所的股价暴跌,市值蒸发了18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其它事件,导致留学行业进一步受阻。有人担心,整个高等教育留学市场短期内可能陷于停滞,其所带来的好处也将由此丧失掉。
第一类问题源于亚洲输出国。
2015年,大约20万中国留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到海外上大学,是因为他们来自于500所可提供国际文凭课程(如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或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IGCSE)的学校。2014年,中国教育部停止审批提供国际课程的新学校。目前,中国政府还在考虑采取更多的限制措施。
马来西亚则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马来西亚货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及其国际声誉的持续下滑,使得马来西亚向美国的留学生输出受到打压,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吸引来自低收入国家留学生的能力也受到削弱。
第二类问题源于英国和美国。
源于这两个领先的留学目的国——英国和美国近期发生的事件。这两个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占全球留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两个国家都是新政府刚刚上台,所采取的政策都是限制签证,并且对各种移民持不欢迎的态度。两国政策的变化,表明学生要获得签证的难度将比以往大幅增加。毕业后工作许可证的签发将受到严格的限制。两国的各所大学对此怨声载道,但两国政府却不为所动。有评论人士预计,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将成为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发展速度最快的留学目的国,因为其采取的是更加开放开明的政策,将继续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留学美国和英国的学生人数将相应下降。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英国和美国实施反移民政策,准备前往两国的留学咨询和申请人数减少,就已验证了这一观点。
事实上,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两个重大事件发生前,高等教育留学潮的风向可能已开始发生转变。特别对于准备去英美两国留学的亚洲学生来说,这两大事件对他们并非好消息。
第三类问题源于留学生和老师。
近来,笔者在匿名的情况下与英国一家顶级大学的部分师生进行了交流。这所大学每年接收的来自东亚地区的留学生达数千人。不过,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并未从其海外留学经历中学到东西。一位学生表示:“我们的课程内容是有关辩论的,我们也通过这个为职业生涯做准备。如果在我们所在的学校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即便是那些英语口语很好的学生,也不能畅所欲言,就将毁掉我们的课堂,乃至我们一生的机会。如果大家想要的只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那还不如让我们呆在本国那样好了。”一名教授则指出,“几乎所有的”亚洲留学生留学申请时提交的英文作文都是花钱请“枪手”代写的。这些学生根本说不出他们引用内容的来源,无法解释清楚他们所使用的词的含义,也说不出作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他所在的大学让他对教留学生报以积极的态度,但他认为,这完全是“浪费我的时间和他们的时间”。
与此同时,遭到这名教授吐槽的学生们对自己的经历也是满腹牢骚。我曾问一名在这所大学留学的中国籍学生,为何要漂洋过海来这里留学,是否物有所值。结果她说,连她自己也不清楚来这里上学的原因。她说,她感到很孤独,听不懂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她来这里留学,是因为她的父亲提出让她留学,并且花了很大一笔钱,如果她再抱怨的话会觉得愧疚不安。
对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的经历所开展的研究表明,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原因,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一直很低。这并不是说所有海外留学都会存在困难。比如,来自讲法语的北非国家的留学生在法国的大学就表现非常出色。
满足海外留学需求 在线学习可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来说,高等教育行业开始寻求其它方法提供海外留学的机会。
海外分校是提供海外留学机会的最大发展趋势。过去五年里,接近70所大学在海外设立了新的分校,为来自其它国家的学生提供学位课程。在此方面,英国的大学表现最为积极:10%的英国大学分校设在海外地区。事实上,由于英国脱欧后外国留学生到英国大量留学的势头可能终止,英国教育战略咨询公司Parthenon-EY就向英国各个大学校长建议减少在英国校区的投资,转而收购和运营海外分校网络:这是其国外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的方面。
中国拥有大量希望接受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学生,因而中国是西方大学设立海外分校、以中文教授西方学位课程的首选之地,这一点不难理解。不过,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也开始悄然兴起。比如,上海交大、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6所中国大陆的著名高校现已设立了其海外分校。
国际教育界这一全新的发展动向,将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在海外设立分校,可能给师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但学生却没有了到海外留学的那种“光环”和社会地位。在海外分校这种模式中,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之间的冲突甚至更大。例如,部分中东国家实行的是男女分校的教育制度。这就会带来一个两难问题。一种情况是,来自具有开放式辩论和性别平等传统的国家的老师不得不在男女分校的情况下教授课程。另一种情况是,本来针对男女混校的海外分校不得不适应男女分校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女生基本上无法上课。
不过,在满足海外留学不断增长的需求方面,在线学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在线学习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分享课程内容,以带有字幕的视频方式学习外语学习材料,举行远程同步共享式研讨会,所以,各所国际著名的大学可以在无需让学生远渡重洋或花巨资修建分校的情况下,让学生享受到全球化学习带来的诸多好处。
这一发展趋势已经真正来临,以上只是在前进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那些优秀的学生希望能够面向全球,并且有许多方法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而真正能够让他们梦想成真的,是优质的课程和讲授。